首页 > 都市言情 > 重返1998 > 第2012章 包在我身上

第2012章 包在我身上(1/2)

目录

T岁月的洪流逐渐淹没了高松对这个社会的热情,以及他曾经全力以赴所追求的东西。

时间过的很快,段玉生的事业也是随之水涨船高,高松的地位也在渐渐发生着变化。

原本摆地摊都要被一个城管大队的队长抄摊子的他,现在就连去他们局里,都由他们的局长到楼下亲自迎接。甚至于不少小领导们想要“高升”,都想拜托高松的嘴去替他们说,拜托高松的腿去帮他们“活动活动”。

毕竟,此时的高松在华洲的人脉资源可谓是非常之广,很多官员想要挪动挪动自己的位置,哪怕是想抱着钱袋子走后门,总得需要个门路才行。

而高松,恰好就成为了他们的门路。

有一次,某刘性副处级干部就托关系找到了高松,他听闻高松跟副市长的关系不错,希望他能从中间协调协调关系,把准备好的“礼物”送出去。如果这件事成了,他保证以后高松不管想做什么事,在他这里一路绿灯。

为此,刘处还专门在华洲大酒店顶层开了个包厢宴请高松,里面莺莺燕燕载歌载舞,好一副夜宴的美景。

巨大的包房内坐了大约十几个人,其中男人只有三个。

除高松和刘处以外,还有一个是酒店的营销部老总,其余的便全部是身材窈窕面容俊秀的姑娘们了。

好大的排场!

高松不由感慨权利的好处,因为他明白,这一晚无论消费多少钱,都会有人为这位刘姓领导买单。

多年混迹各种圈子里的经验,让高松应付这种场合更是得心应手,游刃有余。晚宴的气氛高涨,酒是一杯接着一杯的喝。

期间,刘处讲了很多个典故,甚至借用了不少成语故事。

桌子上的人听的认真,每个故事过后都会举杯。女人们不明白领导为什么会讲这些东西,但高松听出了含义,他这是在从侧面告诉高松,他的“需求”是什么,并且通过成语故事告诉高松,一旦高松帮了他这个忙,他是不会忘记“挖井人”的。

而高松要做的事情,就是帮忙“引荐”。

至此,高松的脾气再也按捺不住,压抑多年的情绪在这一刻彻底爆发。

“你们都是一个构造里的人。”

高松放下酒杯,微微一笑:“还需要我一个外人引荐,刘处说笑了吧。按理说,你见他的机会要比我多多了。”

刘处听后道:“见是见的多,但难就难在同门不同路啊……”

或许是觉得自己说的多了,刘处急忙打哈哈,又开始讲起了典故,时而用戏曲或成语故事来做铺垫,讲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。

这一次,高松不再忍耐,而是直接打断:“刘哥不愧是风华正茂就身居高位的人,文化底蕴不是一般的深厚。但我还是希望你有什么事情就干脆直接说,不必弯弯绕绕。”

刘处微微一怔,面色有些尴尬。

有些事情,是绝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。而高松此举,正有些让他下不来台的意思。

营销老总是人精,自然听出了火药味,于是开始打圆场,接着高松的话道:“刘哥大学时候修的可是文学系,自然是出口成章,文化水平就是他的底气啊!来来来,为了刘哥和高哥的到来,为了文化,咱干一杯!”

说罢一饮而尽。

高松和刘处四目相对,也拿起酒杯喝了。

“高松老弟你不知啊,现如今的结构里,没有一些真材实料是不行的。”

说到这里,刘处不由感慨:“时代不同了,以前坐在我这个位置上,只要是人精灵点,跟对个好领导,那提拔就跟坐火箭一样,很快就上去了。但现在不行啊,如今的官场,文化很重要。”

“就比如说谈事的时候,要用大量的词汇去修饰,以让人能更深刻的理解所表达的用意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